行政管理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100分免费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 1. 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对各种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些事务不包括()。   

A:国家事务
B:机构事务
C:机关内部事务
D:社会事务
答案: 机构事务

2、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分别是什么()。

A:全国人大;国务院
B:国务院;全国人大
C:全国人大;政府
D:政府;全国人大
答案: 全国人大;国务院

3、 3.行政管理这门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行政管理主体研究、行政行为约束研究,还有行政流程研究。具体来说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行政管理的主体研究具体包括政府职能、行政组织、政府间关系,行政领导。
B:行政行为约束研究主要包括公共财政、行政法治和行政伦理、政府形象管理。
C:行政流程研究依次包括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执行、政府绩效管理、行政监督这样几个环节。
D:对行政管理的改革沿革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也是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
答案: 行政管理的主体研究具体包括政府职能、行政组织、政府间关系,行政领导。

4、 4.有关“行政”这个概念,古今中外,早已有之。下面解释中与“行政”不符合的是()。

A:《左转》里有“行其政令”“行其政事”。
B:《史记•周本纪》里有“召公、周公二相行政”
C: 《论语》里有“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D:《现代汉语词典》里对“行政”的解释是“指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
答案:  《论语》里有“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5、 5.学界关于“行政”的理解主要有三种:基于“分权”学说的行政观;基于“政治—行政二分”的行政观;基于管理功能的行政观。基于“分权”学说的行政观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A:“行政”就是指立法、行政、司法并立“三权”中的行政权或行政权的行使。这种观点也被称为狭义行政观。
B:分权学说始于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他在代表作《政治学》中,将政权分为讨论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C: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同时提出并论证了以权力约束权力的可能和必要。   
D:基于分权学说理解“行政”,可以清楚的确定行政的主体和客体,符合现实社会的实际状况。
答案: 基于分权学说理解“行政”,可以清楚的确定行政的主体和客体,符合现实社会的实际状况。

6、 6.基于“政治—行政二分”的行政观认为“政治与行政是分离的,政治是国家意志和利益的表达过程,而行政则是国家意志和利益的执行过程”。关于这个观点()的说法是错误的。

A: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德国学者斯坦因。
B:行政学的奠基人威尔逊正是基于斯坦因的观点才创立了行政学。
C:威尔逊关于“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的精炼概括广为流传,至今仍是学界的经典。
D:美国学者古德诺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政治—行政二分”的观点 。
答案: 威尔逊关于“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的精炼概括广为流传,至今仍是学界的经典。

7、 7.基于管理功能的行政观认为“行政是指所有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也包括非政府组织的行政事务的管理和处理活动,所以这种观点又被称为广义行政观。”关于这个观点()的说法是错误的。

A: 美国学者怀特在上世纪20年代提出:“行政乃是为完成某种目的时,对许多人所作的指挥、协调和控制。”
B:上世纪60年代西蒙提出:行政是“若干人为达到共同目的所做的合作的集体行动。”
C:基于管理功能的行政观在提升行政管理的科学性、专业性方面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D:基于管理功能的行政观体现了行政组织的特性,能真实反映行政管理的规律
答案: 基于管理功能的行政观体现了行政组织的特性,能真实反映行政管理的规律

8、 8.行政管理的主要构成要素应该是行政权力、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体制和行政手段方法等构成。其中()是国家政治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管理活动赖以展开的强制性依据。

A:行政职能
B:行政组织
C:行政权力
D:行政体制
答案: 行政权力

9、 9.行政管理的主要构成要素中,()是政府的职责和任务,也是行政机关设置的依据。

A:行政权力
B:行政职能
C:行政组织
D:行政体制
答案: 行政职能

10、 10.行政管理的主要构成要素中,()是各类行政机构的总称。它是行政职能的载体,所有行政职能都是通过它得到行使和最终实现的。

A:行政组织
B:行政职能
C:行政权力
D:行政体制
答案: 行政组织

11、 11.行政管理的主要构成要素中,()是行政权力的外在物化形式,具体表现为行政机构内部的领导组合方式。

A:行政组织
B:行政体制
C:行政职能
D:行政权力
答案: 行政体制

12、 12.行政管理的主要构成要素中,()是实现管理目标的“工具”。

A:行政组织
B:行政职能
C:行政权力
D:行政管理方法
答案: 行政管理方法

13、 13. 1887年美国学者、后来的美国第28位总统威尔逊发表文章(),文中首次提出并论证了要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科学。

A:《行政学导论》
B:《行政学研究》
C:《科学管理原理》
D:《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答案: 《行政学研究》

14、 14.怀特于1926年出版的()被后人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该书出版也是行政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科学理论的标志。

A:《行政学导论》
B:《行政学研究》
C:《科学管理原理》
D:《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答案: 《行政学导论》

15、 15. 1887年至1929年是行政管理学的形成阶段,许多学者出版的著作对于行政管理学的早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下列学者与其发表的著作对应错误的是()。

A:威尔逊,《行政学研究》
B:怀特,《行政学导论》
C:泰勒,《科学管理原理》
D:古德诺,《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答案: 古德诺,《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16、 16.德国学者()在上世纪20年代前后,对行政组织理论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研究,他提出的官僚制理论,成为行政组织的经典理论。

A:古德诺
B:韦伯
C:泰勒
D:怀特
答案: 韦伯

17、 17.1930年至1960年是行政管理学的成长阶段,以下这些学者及其理论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表述错误的是()。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B: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
C:西蒙的期望理论
D: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答案: 西蒙的期望理论

18、 18.行为主义理论后来也被称为行为科学,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的。它们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他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证明企业中的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A:马斯洛
B:赫茨伯格
C:梅奥
D:麦格雷戈
答案: 梅奥

19、 19.新公共管理理论是行政管理学在新的历史环境中的新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范围扩大了。
B:新公共管理研究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更综合、更具跨学科的特点。
C:新公共管理理论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D:新公共管理理论更重视实践经验。
答案: 新公共管理理论更重视实践经验。

20、 20.进入新世纪以来,行政管理学相关理论研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行政管理学的相关课程有领导科学、电子政务、行政监察等。
B:行政管理学的相关课程有公共事业管理、非政府组织研究、行政思想史等。
C:行政管理学的相关课程有行政案例研究、电子商务、行政制度史等。
D:行政管理学的相关课程有地方政府学、行政组织学、国家公务员制度等。
答案: 行政管理学的相关课程有行政案例研究、电子商务、行政制度史等。

第二章——政府职能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以下哪项不属于政府职能的特点( )。

A:执行性与多变性
B:政治性与社会性
C:多样性与整体性
D:动态性与相对稳定性
答案: 执行性与多变性

2、 政府基本职能不包括( )。

A:政治职能
B: 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立法职能
答案: 立法职能

3、 发展全社会卫生体育事业属于政府的( )职能。

A:政治
B:社会   
C:经济

D:文化

答案: 社会   

4、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建设属于政府的(  )。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职能
答案: 政治职能

5、 关于政府能力与政府职能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政府能力的大小强弱决定了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   
B:政府职能是政府能力得以实现的保障。
C:政府能力是政府职能得以实现的保障。
D: 政府能力与政府职能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答案: 政府职能是政府能力得以实现的保障。

6、 政府能力是政府为了完成法定的目标和任务,拥有的维持本组织的稳定和发展,有效治理社会的能量和力量的总和。政府能力不包含(  )。 

A:自我稳定能力
B:持续发展能力
C:资源运作能力
D:自我更新能力 
答案: 持续发展能力

7、 根据客观实际资料,确定政府的目标和任务,属于政府的( )职能。

A:决策职能 
B:组织职能
C:协调职能
D:控制职能
答案: 决策职能 

8、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阶段。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极力推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他的主要观点是(  )。

A:“市场已经失灵”
B:“政府已经失灵”
C:“政府管得越少越好”
D:“政府管得越多越好”
答案: “政府管得越少越好”

9、 关于当代政府职能的主要发展趋势表述不正确是( )。

A:政府职能逐渐缩小。
B:政治职能中的镇压职能相对减弱,而保持社会稳定的民主职能趋于加强。
C:政府职能日益分化和专业化。
D:政府的宏观调控、综合协调职能的强化与政府职能的社会化同步进行。
答案: 政府职能逐渐缩小。

10、 关于政府职能市场化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时政府是公共服务的“购买者”而非“生产者”。
B:有时政府是公共服务的“生产者”而非“购买者”。
C: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
D:明确区分“内部供应者”与“外部供应者”。
答案: 有时政府是公共服务的“生产者”而非“购买者”。

11、 以政府特许或其他形式吸引中标的私营部门参与基础建设或提供某项公共服务属于政府职能市场化方式中的( )。

A:政府业务合同出租
B: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
C:使用者付费
D: 补贴制度
答案: 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

12、 政府对于需要鼓励的收费公共服务提供税收优惠、低息贷款或贷款担保属于政府职能市场化方式中的( )

A:政府业务合同出租
B: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
C:使用者付费
D:补贴制度
答案: 补贴制度

13、 以下哪项不属于政府职能社会化的含义( )

A:政府职能的社会化主要是指政府的政治职能的社会化。
B:政府职能的社会化主要是指政府的经济职能的社会化。
C:政府职能的社会化主要是指政府的社会职能的社会化。
D: 政府职能社会化意味着政府权力的有限化。
答案: 政府职能的社会化主要是指政府的政治职能的社会化。

14、 政府通过与民间组织签订合同协议等方式实现职能属于政府职能社会化中的( )。

A:委托
B:替代
C:撤资
D:收购
答案: 委托

15、 政府职能社会化的原因不包括(  )。

A: 政府职能具有公共性。
B:政府职能具有相对独立性。
C:政府是市场竞争的主体。
D:政府职能带有专门的技术性。
答案: 政府是市场竞争的主体。

16、 关于政府职能社会化的意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有利于减轻政府压力,优化财政资源配置
B:不利于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
C:有利于促进政府及公务员管理能力的提高
D: 有利于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
答案: 不利于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

17、 关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必要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政府职能转变是政府职能发展的普遍规律
B:政府职能转变是国家根本任务转变的必然要求
C:政府职能转变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迫切要求
D:政府职能转变是建设全能型政府的需要
答案: 政府职能转变是建设全能型政府的需要

18、 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

A: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
B:政府职能结构的转变
C:政府职能方式的转变
D:政府职能关系的转变
答案: 政府职能结构的转变

19、 关于政府职能市场化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时政府是公共服务的“购买者”而非“生产者”。
B:有时政府是公共服务的“生产者”而非“购买者”。
C: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

D:明确区分“内部供应者”与“外部供应者”。

答案: 有时政府是公共服务的“生产者”而非“购买者”。

第三章——行政组织

1、  “组织”在一般的词义上指人们围绕一定目标联合起来进行有序活动的群体。在构成组织的三种要素中,不包括(  )。

A:两个以上的人
B:制度
C:目标
D:特定的人际关系
答案: 制度

2、 行政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组织泛指一切具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下列不属于我国广义行政组织的选项是(  )。

A:国务院
B:法院
C:党委
D:居委会
答案: 居委会

3、 行政组织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公共权力执行系统,由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职能目标、机构设置
B:领导体制、工作方法
C:人员构成、权责体系
D:法制规范、物质资源
答案: 领导体制、工作方法

4、 决定行政组织的机构设置、规模数量、地位级别及人员编制,也决定行政组织活动的方向、范围和内容的要素是(  )。

A:职能目标
B:机构设置
C:物质资源
D:法制规范
答案: 职能目标

5、 按照工作性质不同对行政组织的分类,不包括(  )。

A:职能机关
B:权力机关
C:辅助机关 
D:咨询机关
答案: 权力机关

6、 按照行政层级对行政组织的分类,可将行政组织分为(  )。

A: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B:中央行政机关和省市行政机关
C:省市行政机关和市县行政机关
D:地方行政机关和基层行政机关
答案: 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7、 行政组织中常被称为“智囊团”或“思想库”的一类行政组织是(  )。

A:领导机关
B:职能机关
C:辅助机关
D:咨询机关
答案: 咨询机关

8、 按照行政机关之间的隶属关系不同,可以将行政组织分为直属机关、派出机关等类型。下列不属于派出机关的是(  )。

A:街道办事处
B:派出所
C:海关
D:大使馆
答案: 海关

9、 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是指行政组织纵向分作若干层级的直线制,上下层级之间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一种垂直关系的排列组合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既包括不同层级政府之间上下级关系,也包括每级政府各组成部门之间的上下级关系。
B:我国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有两种:一种是整个行政组织体系的纵向分化;另一种是指各级行政组织内部的纵向结构。
C:纵向结构的特点是层级越低,管辖的范围越广;而层级越高,则管辖的地域范围越窄。
D:纵向结构的特点是行政指挥和命令按照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地传达和贯彻。它具有事权集中、权责明确、指挥统一、便于控制等优点。
答案: 纵向结构的特点是层级越低,管辖的范围越广;而层级越高,则管辖的地域范围越窄。

10、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也称行政组织的部门分工,它是指同级行政组织的部门分工,或一级行政组织内部各组成部门之间的平衡分工。下面关于行政组织横向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行政组织横向结构中的专业分工、业务明确,但是会降低行政效率。 
B:行政组织横向结构统分结合,既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使整个行政管理流程既灵活又有序。
C: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可使行政首长集中精力筹划全局的决策和领导 。
D:行政组织横向结构的缺点是,如果分工过细,容易造成机构臃肿。
答案: 行政组织横向结构中的专业分工、业务明确,但是会降低行政效率。 

11、 根据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人的人数,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首长制、委员会制与混合制。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首长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权力由行政首长一人执掌,并同时承担全部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
B:委员会制又叫合议制,指行政组织最高决策权和责任,赋予由两个以上人员组成的集体或委员会承担的组织体制。
C:混合制又称委员首长并立制,是指行政组织的事权全部由行政首长个人决定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
D:目前,我国采用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行政体制,其兼具首长制和委员会制的优点。
答案: 混合制又称委员首长并立制,是指行政组织的事权全部由行政首长个人决定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

12、 按照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间权力分配关系划分,行政组织体制可划分为集权制、分权制与均权制三种。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行政组织完全在中央的指挥、监督、控制下行使本级权力,地方政府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
B:分权制是指中央与地方合理划分行政决策权,地方行政组织在管辖范围内没有自主决定权,中央对地方在其权限内决定的事项可以干涉。
C:均权制指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保持平衡,既不偏于集权,也不偏于分权的一种理想的组织体制。
D:我国实行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殊的政党制度,所以我国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的行政组织体制。
答案: 分权制是指中央与地方合理划分行政决策权,地方行政组织在管辖范围内没有自主决定权,中央对地方在其权限内决定的事项可以干涉。

13、 大部门制,即大部制,是指将职能相同或相近的部门整合为一个大部门,实行相同、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管理的组织体制。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大部门制的实质是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心的行政权力重组,是政府运行体系和运行机制的重新确立。
B:大部门制重构了政府部门的职能管理边界,从而有利于实现政府职能的规模效应。
C:大部门制更加符合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相互平衡制约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
D:大部门制会降低组织之间协调的复杂性,以及降低内部管理成本。
答案: 大部门制会降低组织之间协调的复杂性,以及降低内部管理成本。

14、 在我国,编制是指“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的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的人员数额和领导职数”。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根据机构的性质、任务的不同,及经费来源的区别,将编制划分为国家行政编制、国家事业编制和国家企业编制三大类。  
B: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将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各党委机关工作人员皆列入国家行政编制。
C:我国在人民团体及被列为群团组织的社会团体中的工作人员,都不列入编制。 
D:我国所有能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单位,都列入国家企业编制。
答案: 我国在人民团体及被列为群团组织的社会团体中的工作人员,都不列入编制。 

15、 下列关于编制管理内容的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编制管理主要有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
B:编制的职能管理就是确定各行政组织机构的职能范围,并协调不同部门间的职责分工的工作。
C:编制的机构管理就是对机构设置与调整的管理,具体包括对机构的数量、性质、级别、名称、规模等方面内容的管理。
D:编制的人员管理是对行政组织内的人员进行录用、培训、考核等管理工作。
答案: 编制的人员管理是对行政组织内的人员进行录用、培训、考核等管理工作。

16、 1997 年以来,国家先后颁布多部有关编制管理的《条例》、《规定》等法规,这表明我国的编制管理工作已经在运用(  )。

A:法制方法
B: 经济方法
C:行政方法
D:市场方法
答案: 法制方法

17、 编制管理工作的经济方法是指按照物质利益原则,运用经济手段,对编制进行调控的方法。下面关于编制管理经济方法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运用经费预算手段管理编制,是把经费预算与编制管理相结合,通过财力控制编制增长的一种编制管理方式。
B:编制与工资基金结合管理就是以编制为基础,以工资基金为监督手段,运用经济方法控制编制的一种管理方式。
C:编制包干就是将按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所需经费拨付给用编单位包产使用。在包干期内,即使有特殊情况,其人员编制和相应的预算经费或工资总额,不增加也不减少。
D:经济奖罚就是利用经费的调节功能,对空编单位进行奖励、对超编单位进行罚款,从而达到控制编制的一种管理办法。
答案: 编制包干就是将按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所需经费拨付给用编单位包产使用。在包干期内,即使有特殊情况,其人员编制和相应的预算经费或工资总额,不增加也不减少。

18、 行政方法是指编制管理部门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力,按照组织系统对编制进行直接管理的方法,这是编制管理中传统的基本管理方法。下面关于编制管理行政方法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制订编制方案。内容一般包括:编制改革调整的理由、指导思想、原则,编制改革调整的具体意见及实施的方法步骤等。
B:核定编制总额,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对编制从微观上进行控制、调节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央编制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C:具体审批编制是编制管理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D:进行编制监督是编制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编制管理的重要手段。
答案: 核定编制总额,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对编制从微观上进行控制、调节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央编制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19、 行政组织的特点中不包括()。

A:权威性
B:政治性
C:社会性
D:权变性
答案: 权变性

20、 编制管理工作除了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还要遵循编制设计的基本原则,下列哪一项原则不是编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

A:协调平衡原则
B:职能决定原则
C:职位设置原则
D:静态固定原则
答案: 静态固定原则

第四章——政府间关系

1、 《利维坦》的作者是( )。

A:霍布斯
B:马基雅维利
C:约翰·洛克
D:孟德斯鸠
答案: 霍布斯

2、 下列关于垂直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

A:垂直管理对应的是权力的上收与集中
B:垂直管理既管“事”,又管“人、财、物”
C:垂直管理部门不受地方政府节制与领导
D:垂直管理会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生
答案: 垂直管理会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生

3、 下列单位属于中央垂直管理的是( )。

A:市地税局
B:市国税局
C:市公安局
D:市财政局
答案: 市国税局

4、 下列单位属于省以下垂直管理的是( )。

A:市地税局
B:市国税局
C:市公安局
D:市财政局
答案: 市地税局

5、 下列单位属于省以下垂直管理的是( )。

A:市国税局
B:市国土资源局
C:市公安局
D:市财政局
答案: 市国土资源局

6、 以下关于属地管理体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地管理根据地域划分管理权,便于责任的确立与分配。
B:属地管理有利于地方分权化治理,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C:属地管理容易产生分区治理情况,互不交流沟通。
D:属地管理有利于遏止地方保护主义的发生,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 属地管理有利于遏止地方保护主义的发生,提高行政效率。

7、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实施( )。

A:条块分离、以条为主
B:条块分离、以块为主
C:条块结合、以条为主
D: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答案: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8、 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的趋势是( )。

A:产业同构
B:产业转移
C:产业升级
D:产业定位
答案: 产业同构

9、 下列关于区域公共治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区域公共治理不再简单地以行政区划界线为边界对公共事务进行强制分割。
B:区域公共治理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C:区域公共治理完全不依靠科层制的行政命令。
D:区域公共治理依靠市场机制的契约、社会机制的自组织等进行多中心治理。
答案: 区域公共治理完全不依靠科层制的行政命令。

10、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在立法权、领导人产生方式和范围等方面有较大的自治权。
B: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维稳等高风险领域我国主要实行的是“过度集权”的中央政府负责管理体制。
C:区域公共治理以区域发展、区域环境治理等跨域公共事务为导向,强调各个地方政府对跨域公共事务进行合作治理。
D:咫尺天涯是指相邻县在行政网络中不能直接链接,反而要借助共同的上级进行沟通,地理位置近在咫尺,行政距离却远在天涯。
答案: 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维稳等高风险领域我国主要实行的是“过度集权”的中央政府负责管理体制。

第五章——政府人力资源管理

1、 资产阶级革命前实行的官吏管理制度是( )。

A:恩赐官职制
B:政党分肥制
C:文官常任制
D:全民普选制
答案: 恩赐官职制

2、 下列不属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原则和特点的是( )。

A:政治中立
B:政务官和事务官分途而治
C:实行功绩制
D:任职终身制
答案: 任职终身制

3、 根据管理对象的工作性质不同可以把公务员分为三大类,除了( )。

A:综合管理类人员
B:专业技术类人员
C:后勤保障类人员
D:行政执法类人员
答案: 后勤保障类人员

4、 文官制度正式确立于( )。

A:1789年的美国
B:1934年的美国
C:1870年的英国
D:1868年的英国
答案: 1870年的英国

5、 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管理有明显的不同,下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以用人为中心、视人为资源的管理理念,取代了传统的以事为中心、视人为成本的人事管理理念。
B:对公务员的管理不仅是“进”“出”两个方面,而且是“进”“管”“出”三个方面。
C:对公务员管理不再仅仅强调命令和控制,而是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张实行民主参与式管理。
D:不仅为公务员执法创造条件,还为公务员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创造条件。
答案: 对公务员的管理不仅是“进”“出”两个方面,而且是“进”“管”“出”三个方面。

6、 下面不属于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的是(  )。

A:管理主体具有权威性
B:管理手段具有民主性
C:管理对象具有多样性
D:管理目的具有公益性
答案: 管理手段具有民主性

7、 实行职务常任制的人员一般是( )。

A:所有公务员
B:政务类公务员
C:事务类公务员
D:有特权的公务员
答案: 事务类公务员

8、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用人标准是( )。

A:德才兼备
B:注重功绩
C:量才适用
D:竞争择优
答案: 德才兼备

9、 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对于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公务员,应给予( )。

A:开除
B:辞退
C:退休
D:退职
答案: 辞退

10、 2006年1月1日我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以来,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和机制都有重要的发展和创新。下面所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设立了领导职务“任期制”,健全了职务退出的正常机制。
B:进一步明确并规范了职位“聘任制”,丰富了公务员的任用形式。
C:首次以法律形式将“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引入公务员管理,强化了对公务员的监督约束。
D:调整了公务员的范围,实现了党政机关干部的分类管理。
答案: 调整了公务员的范围,实现了党政机关干部的分类管理。

11、 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 )的原则。

A:政治中立
B:党管干部
C:为人民服务
D:依法行政
答案: 党管干部

12、 西方的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演变经过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不包括( )。

A:现代公务员制度阶段
B: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C:政府人事行政制度阶段
D:传统官吏制度阶段
答案: 政府人事行政制度阶段

13、 我国的《公务员法》明确了公务员的权益保障,其中规定公务员除享有宪法规定的八项基本权利外,还拥有的权利中不包括(  )。

A:建议
B:陈述和申辩
C:申诉
D:控告
答案: 建议

14、 品位分类管理的优势在于如下几个方面,除了( )。

A:强调工作人员的个人条件
B:适用于中高级领导职务的分类
C:某些临时性工作的开展
D:职位设置的主观随意性不强
答案: 职位设置的主观随意性不强

15、 下面哪一项是指品位分类管理的不足方面(  )。

A:适合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和职位,而对于高级、临时性及通用性较强的职位不适用。
B:严格规定人员的升迁调转途径,妨碍公职人员的全面发展和人才的充分流动。
C:出现过分重视学历、资历等形式条件的现象,不利于学历低、资历强的人才发展。
D:实施程序非常烦琐复杂,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专家参与。
答案: 出现过分重视学历、资历等形式条件的现象,不利于学历低、资历强的人才发展。

第六章——公共财政

1、 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这样的行为被称作( )。

A:公共预算
B:政府采购
C: 转移支付 
D:公共财政
答案: 公共财政

2、 政府收费中的使用费不包括(  )。

A:规费
B:直接费
C:特许费
D:公共事业特许费
答案: 规费

3、 转移性支出管理不包括(  )。

A:社会保障支出管理
B:财政补贴管理
C:计划性财政管理
D:其他转移性支出管理
答案: 计划性财政管理

4、 不按上年度的“渐进增量”来考虑预算而是对原有项目进行重新审核的预算管理模式是(  )。

A:目标管理预算模式
B:基数加增长预算模式
C:零基预算模式
D:分项排列预算模式
答案: 零基预算模式

5、 财政补贴管理属于(  )。

A:购买性支出管理
B:政府采购管理
C:公债管理
D: 转移性支出管理
答案:  转移性支出管理

6、 指经过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称为( )。

A:行政监督
B:公共预算
C:国际审计
D:财务行政
答案: 公共预算

7、 公共财政只能在( )的范围内活动。

A:市场失灵
B:政府失灵
C:社会自治
D:政府管理
答案: 市场失灵

8、 公共财政具有鲜明的( )性质。

A:阶级
B:公共
C:统治
D:经济
答案: 公共

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税收的特征?( )

A:强制性
B:公益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答案: 公益性

10、 国家公共预算的编制主体只能是作为政权组织和社会经济管理者的政府,在我国它必须由政府提交(  )批准后方能生效与执行,所以国家公共预算也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全国政协
D:党中央
答案: 全国人大

11、 按( )分类,公共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A:编制形式
B:编制方法
C:收支管理范围 
D:类型方式
答案: 编制形式

12、 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共财政最主要的收入内容。( )

A:税收
B:公共收费
C:公共资产收益
D:公债收入
答案: 公共资产收益

13、 建国后我国财政体制形成经过三个阶段,下面那个选项不在其中?( )

A:分灶吃饭
B:统收统支 
C:差额补足
D:分税制
答案: 差额补足

14、 按( )分类,公共预算可分为总预算和单位预算。

A:编制形式
B:编制方法  
C:收支管理范围
D:类型方式
答案: 收支管理范围

15、 以下哪一项不是公共财政的核心要素?( )

A:公共预算 
B:公共决算
C:公共收入
D:公共支出
答案: 公共决算


上方为免费预览版答案,如需完整答案,请点击下方红字购买:

点击这里,购买完整答案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建议在浏览器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添加书签方法:

1.电脑按键盘的Ctrl键+D键即可收藏本网页

2.手机浏览器可以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行政管理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100分免费版第1张

行政管理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100分免费版第2张